2009年10月30日 星期五

2009年10月19日 星期一

MUSE Tshirt!!!

若是有人有興趣想訂購的可以在這個周末之前跟我說

這是幫ptt muse版設計的tshirt

這次會使用hans 的 t 印製 價錢暫定420

預計11月中可以拿到 .

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後地方:地方性的逆轉 2009.09.26-2009.10.18




藝術家: i/ O、SUMO STUDIO、白 雙全、朱 賢旭、林 仁達、林鳳美、邱 承宏、泉 太郎、許家維、葉偉立、復興漢工作室、楊俊、劉 吉雄、饒 加恩│策展團隊:黃建宏 + 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

開幕:開幕+記者會 台北當代藝術館館內一樓活動大廳 │ 2009.09.26 13:30~14:00
POST.O Opening + Press Conference at Yamaguchi Room ( 1st floor) in MOCA Taipei │ Sep. 26. 2009 13:30~14:00

潛水艇下水典禮/ 復興漢工作室海綿計畫 台北當代館廣場 │2009.09.26 14:00~15:30
Submarine Diving Ceremony/ Sponge Project by Fuxinghen Studio at MOCA Taipei Plaza │Sep. 26. 2009 14:00

日新街開幕 日新街 │ 2009.10.3 19:00
Second Opening Party at New Day St. │ Oct. 3. 2009 19:00 www.posto.com.tw


「地 方性」(Topos)是台灣當代藝術面對「國際化」與「全球化」時,首當其衝的一個核心面向,然而,「地方性」在近二十年的發展中卻越來越流於僵化的定 義,不是過於陳舊、無法因應新的社會現狀,就是在消費社會的流通裡趨向同一化。今天,在全球化似乎越來越全面性地影響著我們每天浸身其中的文化風景下, 「地方性」不再只是意味著迫切需要捍衛的本質,也不再是相對地作為一種對於「邊緣」的指稱;「地方性」在「流態社會」(by Zygmunt Baumann)與「柔變人性」(by Brian Holmes)的狀態下,變成一種通過行動「令地點生成」的創造性。「後地方」不再是拓樸地摸索著空間或地表的連續性,而是逆反地創造出屬於當下的「地 方」。

對於經歷九○年代至今的台灣人來說,可以意識到幾種變化。在象徵層面上,首先經歷了一個千禧年來臨的宣告,這個宣告沒有揭示任何 明顯、必要的改變,僅只是「一切都在改變中」。然後是一種政治上的「意外」──陳水扁當選與就任總統──讓內部現實有了改變,意即一種體現在民主政治的明 確象徵。但這些改變並未與台灣外部進一步對話,反倒以各種方式在內部生產出虛幻飄渺的「國際現實」。而當代藝術對於地方性的想法,則主要產生自一種拉扯, 一端是九○年代初,台灣既有的地方性概念因為「同質化」的地方分治而開始庸俗化,另一端則在全球當代藝術發展中,藉著雙年展的訊息,開始意識到特定時空內 容產生的差異化,而且不再著眼於藝術觀念的辯證,轉向關心現實政治對於個體生活的影響。

日常生活中關於地方性的概念與觀點,可以通過許 多途徑中獲得,我們接受著他人告知自己所在之地──城市或國度──為何,也被告知身為這個地方的一份子會是什麼模樣。那麼,當代藝術的行動怎麼對這些進行 新的「刺激」?就某種程度而言,當代藝術無力在消費社會的結構中生產巨型的有效反抗,這樣說並不是悲觀的感嘆,而提示著必要在消費系統之外尋求可能性,或 是與消費的相對性速度進行競爭,也就是要創造未能被消費的「地方性」。積極地說,我們可以從一些不被明確定義的地點(position)開始,或者由一個 定點形成區位(location)的差異性開始,這就是我們稱之為「後地方」的「自成地方」(place-in-itself)。

【後 地方】展覽的特殊性,應該就在於「後地方」的概念並非一種前衛性的概念,也不源自國際上的藝術議題,而是從藝術家所開啟的可能性,以及與藝術密切相鄰的環 境特質這兩個面向的思考出發漸次成形。首先,挑戰的就是「展場」的概念,【後地方】便試著以這概念內容的想像為出發點,既非單一展場,也不是多展場,而是 「如何形成展場」,首先就圍繞著台北當代館,並依附著當代館的資源與權力脈絡,進行「潛在結構」的創生,分別是當代館廣場、MOCA Studio、捷運中山地下書街、田園城市地下室、葉偉立埔心工作室、後地方丸(POST.O Maru)、大港口升火工作室(Art Zone);而藝術家或藝術團隊則各自提供著不同的「地方性」衍生計畫,其中包含有「在地深耕」的地方性、「歷史記憶」的地方性,也有「傳說」或「科幻」 的地方性,還有跨國團隊現地發生的地方性,或是以生命場域和身份移轉所表達的地方性、虛構生命狀態、置身異地的地方性與「外掛」方式進行地方性的連結,甚 至有訊息流通與展示(由策展團隊負責)的地方性;最後,則將面對地方性在時間上的可能性,這一部分將通過後續的各種介面與活動延續。所有的努力都是為了 「重新」進行討論,而且,討論即是一種地方性的記錄:這是「測」展(cal-curating)的起點。

東(E):美學佈署的政治性 (the politicity of the aesthetic dispositive)──藝術家呈現個體想像在社會狀況中的位置與結構,並以感性生產的提示(the implication of the production of sensible)形成一種批判距離。
西(W):藝術行動者的非同一性認同(the non-identical identity of the “artivist”)──藝術家以調查者、保存回憶的人、處理外來語、主體化的生產者等等身份進入「地方」,表達出一種多重身份的人。
南(S):作品在場的「作品之外」──「作品之外」或「非作品化」的概念,不是為了某種後設藝術(meta-art)或後設政治(meta-politics),而是重塑出當代藝術家與社會之間的介面,讓這重塑的行動本身即成為介面的內容。
北 (N):未來的公共性(the publicness to come)──藝術家嘗試如何脫離過往超越性的集體性(transcendent collectivity),以及迴避今天政經體制(regime of politico-economy)所助長的民粹式(populist)社會價值,通過藝術行為的溝通召喚新的公共性的思考。






地點:MRT Site台北當代藝術館 地下實驗•創意秀場,每日11:00-20:00 | 台北捷運中山地下書街 B30/32/34 | 02-25523721 | www.mocataipei.org.tw

Museum Plaza 台北當代藝術館廣場,(二)-(日) 10:00-18:00 | 台北市長安西路39號 | 02-25523721 | www.mocataipei.org.tw

Bookstore Underground 田園城市藝文空間,(一)-(六) 13:00-18:00 | 台北市中山北路二段72巷6號 B1 | 02-2531-9081 | gardencityartspace.blogspot.com

Atelier 日新街,10.3-10.25| (四)-(日) 15.00-21.00 | 桃園縣楊梅鎮日新街6號 | 交通:埔心火車站 步行約兩分鐘

POSTO Maru 後地方丸,航程:台北淡水漁人碼頭(9.28)>宜蘭南方澳漁港(9.28–9.29)>花蓮石梯漁港(9.29–10.1)>台南安平漁港(10.1–10.3)>新竹南寮漁港(10.3–10.4)>台北淡水漁人碼頭(10.4)

Art Zone 升火工作室,活動時間:9.29(二)-10.1(四) | 花蓮縣豐濱鄉港口村石梯灣117-2號 | 03-8781437

外掛,外掛一:林仁達《豐玉藥局》之珊瑚 │the Gallery 畫廊
9.20-10/21| (二)-(五) 14:00 - 22:00 (六)-(日)13:00-23:00 | 高雄市中正四路71號(交自立二路) | 07-2815025 | massart-gallery.blogspot.com | 交通:高雄捷運美麗島站 2 號出口 步行約兩分鐘

外掛二: 萬德秀-萬德男孩《In久號》│後地方丸
外掛三:後地方工作坊│主持人:徐文瑞│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創作理論研究所博士班

【轉載】從外掛的策展到「外掛-地方性」

「外掛」的創生往往出自一種入侵與聯結,並指向功能的提升與擴充。

──Neomon, 2008──

【後 地方】這個展覽的發想確實出自對於「拓樸學」的一種實踐性思考,並重新回到構成拓樸可能的起點:事件;且這事件帶來雙重要求,一是現實地點中發生的藝術現 象,另一則是如何在現實中發動事件。但從另一個現實的起點來說,則是打開當代同我的持續對話,在這對話中,我們並沒有更多的可能或必要性形成一個整體,甚 至,打開當代自身在一種成員的轉變中,也逐漸形成一種帶有空隙的團隊,我們各自就像是某個「即將」方案側邊的「外掛-人」[1]。這個「外掛-人」的宣稱或許就是簡子傑所謂的「蹲坐門口抽菸」的「業餘論者」,專業者總是過快地決定了某種拓樸圖像,但業餘論者並非弱勢者,而比較像MVRDV建築團隊中的Nathalie de Vries說的:「我感覺到我們手上新近方案的一些想法,幾乎都出自討論其他方案或其他工作的對話裡,或是從其它建築師或其他面向與我們之間的關係」,這種在一種由自身詮釋而出的既存脈絡中,既穿梭在不同的方案中,同時也因為這自身脈絡的流變而得以逸出現有框架。

「展覽」早已經脫離德希達對於「方案」(pro-jet) 的期待,而更多地依順在布希亞所批判的「擬像」上發展,這個展覽空洞化的事實推促著我們策展的慾望,但也作為一個我們無法視而不見的現實;生產「超越」現 實的幻像,或將現實當作揭發真相的相對性假像,都是前衛精神的幽靈,都是今天舉拾可見的「俗套剪影」。如此,「外掛」就不僅僅是一種附加的「點子」,而是 一種「必要」,一種從「拷貝」(原型)與「擬像」(重複)[2]逃逸而出的必要方向,「創作」在「外掛」的思考下,正是一種在當下現實與其「幻像」中改變當下現實之特性,並在新特性的生成中令新功能生效(意即具生產性的「實踐」)的繪圖術。

  「外掛-創作」強調出了「外掛」創造新地點的特性,也就是外掛自身就是一種「地點」與「地點之外(新地點)」之間的新連結,反過來說,拓樸式連結關係(意即「鄰接」)本身就是一種「外掛」。這是一種新的構成主義,這種新的構成主義分別啟發了Rem KoolhaasZaha Hadid的建築構想,一方面繼承了構成主義以潛在結構作為建構的主體,而不專注在立面和量體的先決美學形式,另一方面以該結構所再現之問題意識的內外連結,令結構成為後續產生變化的一種「規畫」(program)或所謂的「通式」(formula)。 所以過往構成主義與新構成主義之間最大的差異就在於前者的潛在結構是一種先驗而固定的精神圖式(被蘇維埃政府用作象徵圖式),後者的潛在結構則通過結構框 架中「位置」的功能以活化空間(被假定為對於全球化資本主義的內在叛變)。外掛,在這種新構成主義的結構中成為一種無形式再現的「間隔-組件」,它提示著 可能的方向與特質。1964年由Archigram主要成員Peter Cook提出的方案「Plugin City」(外掛城市),可以視為「外掛」概念最早被挪用為思考空間問題的一次嘗試,當時,外掛城市主要意 指一種非中心建物的巨大結構,在這個巨大架構中,能夠提供以方格單位或規格化組件作為住居形式的可能。換言之,外掛城市就像是一部機器,人們如同待加工的 原物料,在通過規格化的程序經驗中生成不同的經驗。然而,除了以境遇主義式的理性來對抗消費社會的奇觀社會之外,意即除了將此模型視為外掛的再現式構思之 外,這種模型同時道出的是種去除「量體-中心」,強調以技術理性、平等與流動生存等面向組裝而成的機器。無疑地,從極為現實而可行的圖面上來看,這絕不是 一種取代「量體-中心」的再現式模型,而是一個用來進行「潛在實踐」的操作式模型。

  【後地方】便試著以這概念內容的想像為出發點,首先就圍繞著台北當代館,並依附著當代館的資源與權力脈絡,進行「潛在結構」的創生,分別是當代館廣場、MOCA Studio捷 運中山地下書街、田園城市藝文空間、葉偉立埔心工作室、後地方丸、大港口升火工作室;而藝術家或藝術團隊則各自提供著不同的「地方性」衍生計畫,其中包含 有「在地深耕」的地方性、「歷史記憶」的地方性,也有「傳說」或「科幻」的地方性,還有跨國團隊現地發生的地方性,或是以生命場域和身份移轉所表達的地方 性、虛構生命狀態、置身異地的地方性,甚至有訊息流通與展示(由策展團隊負責)的地方性;最後,則將面對地方性在時間上的可能性,這一部分將通過後續的各 種介面與活動延續。換言之,「外掛-地方性」面對的最核心問題就是身體與時間:同時也是「身體之外」與「開放性的直接時間」。如此,我們可以假想,地方, 向來都是外掛的,而外掛總是一種現實事件的發生與行動的實踐;身體之外與開放性的直接時間則是「外掛」不斷更新的動力與根本條件。當然,這對我來說,並非 一種概念的演練或前衛性的追求,而絕對是一種最為真實的處境,因為,作為「代工」王國的台灣,就是一種外掛在亞洲與國際的地方,「邊陲」這個地理宿命的圖 像再現與過於歷史主義的定義,已不足以描繪台灣的狀態和現實,「非」或「無」又是過於文學性地跳躍;「外掛」成為一種現實「失敗者」的積極姿態與創作之 途。  



[1] 之所以用「即將」,而不是「未來」,主要因為該計畫自身並非一種被安置在行程或日程中的一個定點,而是一種隨時可能在下個當下出現或形成的未知狀態。【後地方】就是在這樣一種思考中進行的,這不只是一種狀態的描述,而直接就是展覽自身。 

[2] 儘管德勒茲在《意義的邏輯》的附錄文章中強調出「擬像」作為一種脫離原型思考之創造的可能性,但卻忽略擬像創作中附帶而生的「內部幻像」與對外再現的「類前衛幻像」。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 THTP / 埔心 / 工作室開放 !!










SWOD的表演深得我心
彈琴的手充滿魅力...

2008年9月22日 星期一

NOMUNICATION

NOMUNICATION(把酒芻議會)
全台YTA大酒趴

自我組織的草根活動,邀請YTA暢言、分享、及後續活動的可能。

資格:凡自認為台灣年輕藝術家,對藝文活動及環境關心者。
時間:2008/10/4 (六) 20:30
地點: 中山美術公園,《一個當代藝術中心,台北(提案)》,楊俊作品

INVITATION TO ALL YTA(Young Taiwan Artist)

●TO COMMUNICATE - 藝術如何可能
●TO SHARE - 各群體展覽空間資源整合共享
●TO SURVIVE - YTA求生守則
●TO FIGHT- 我們的權利

2008年5月21日 星期三

2009高雄世界運動會藝術貨櫃創作





貨櫃表面貼附的輸出內容以及圖像為3D設計圖,虛擬一種情境,以及彰顯對貨櫃改裝的期望。此種期望流露對媒體的夢想,以及媒體無邊際的可能性,更是影響著這個世代之媒體、傳撥、影像中介物、影像結構、成像機制…等等之交錯的絞鏈,進而被拆解為元素然後思維、重構之對應。

身處於當下環境之中媒體的侵略力量強大,世界因此築構為更「輕盈」的實體,這樣的場所已經不是單純的線性重量度量,也因此場所內之物更可能是非時空、非經驗的。遊歷於生活中看似平凡的視覺影像,密集地堆疊層層經驗,視覺上不停息地接受各樣科技能力給予的奇觀,以及與傳統生活景緻之間關係的提問。闊步邁前的擁抱這「創世紀」般豐碩結果?以藝術敏銳且正向之姿,欲透視的是技術性之下的原始因由。當「人」主體終究是結構世界運作的實體,那真實與虛無的對抗劇烈地反覆困擾著,產出焦慮或是天真般的影像薄膜。我們反覆提問,世界是什麼?或許可說現今這樣的場所空間是具「繪畫性」的,是「微型」的,是過往畫家將時間、空間扁平化的期望在今日以科技觀點確實呈現的結果。逐漸地有種可能浮現,世界不只是輕浮飄渺的社會性議題,而是現在的藝術家可能創造出過往畫家想望的境地。而我們反省是否因此時的種種更便於擬塑多重向度及項式?







那個過程......

2008年2月26日 星期二

《obstruct the above》


畫面由三個大的色塊分割,分別是船身底部、亮的有波光的水面和在船身陰影中的水面、有魚苗。攝影機不動,色塊分布的面積由水帶動著,大的色塊中小魚苗的動態吸引注視,牠們靠著自己的意識游動但時而被水流打亂方向…水面的波紋、波光、映照在船身上的波光細緻而迷人的變化著,但這些表層卻是背景,沈在底下的生命才是主角。

在法式咖啡廳裡,進門微微仰頭的位置,懸吊了這個影像內容
微弱的水聲和光影變化,在一個角落輕輕的吸引著聆聽與注視

2007年12月20日 星期四

ANABIOSIS AS A LONG LIFE





《Eddying Inside The Round》
將充滿光的影像裝置在有著低天花板的長形幽暗空間底端,照明的裝置與輸出在燈箱片的照片內容皆被同等視為可被觀看的對象向觀者展示,拉開了光線與燈箱片之間的距離,形成一個人可以行走於其中且被光圍繞的空間。

這個有範圍的空間的形成不只是透過實體的阻隔,更是由光線充滿的範圍所構成,燈箱片懸吊於空中並且正面面向的是光源,只有置身於這個被隔開卻又開放的空間內部才能看到正的影像。

光,使我們能夠看見,也出現在燈箱片所呈載的內容當中,同時亦直接出現在現實空間當中,在此裝置裡,光扮演了多重的角色。

燈箱片的內容裡,不管是遠處的民房、中景的墓園或是前景的長椅,都悄悄地顯露了人跡,以平面影像地方式呈現,使其瀰漫著凝結而幽靜地氛圍。

在這樣場所語言的展場裡,整組裝置藏著許多相對立、相關連的元素對話著…







《PRIME》
防空洞本為一特殊建築,洞穴的掩體各具形式,普遍都善用自然環境藏匿其中。弧形長條草坡則是防空洞普遍的標示,地底通道的空間屬性顯示的是生存的機會,上方掩飾物則生長於層層保護作用的土壤上,並衍生成為環境的環節之一。草坪不僅是建築體的屋頂,它像是皮層使內在空間吐氣呼吸,也因著它與地表的接壤延續而具地平線之性質,讓空間內的人為活動更趨近樹根生長般的產生地平線下之生存意義。

草坪上被施予糖漿結露,是有一過程性的行為,此行為帶有儀式般「巫」之進行式,防空洞上方草坪與此空間內部的影像裝置必須整合為一整體形式的觀念觀看。在這類似生命有機體的建築裡,它們以大自然環境為外衣,以草坪為表皮呼吸世界的所有,藉由精鍊儀式意圖溝通自然物,揮灑細點狀糖漿的動作就像輕撫、浸沐大地的傾聽節奏韻律,就像將它視為人一般的輕聲細說。

2007年12月4日 星期二

《anabiosis as a long life》



ANABIOSIS AS A LONG LIFE

XU JIAN YU _____ SHIH PEI CHUN
18,DEC. 2007 - 05,JAN. 2008
BOMBPROOF GALLERY OF N.T.U.E.



徐建宇 施佩君
2007/12/18 - 2008/01/05
10:00 - 20:00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防空洞藝廊
(北市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進大門左轉直走左手邊)

2007年11月20日 星期二

恩...氛圍

為了12月將發生的一個展覽與Simon先生有了一些對話
呃...應該是說,"我聽"了他的一些想法(不算是"對話")
在過程中,聆聽,時而疑惑他話裡的意思,時而點頭(表示同意)

做作品,是一件"工作",藝術家的"工作" ......?
雖然在當下就提出了疑問,這句話我還是...不很懂你要說的是什麼
但我想,這是一個不停折返的問題
那似乎又回到藝術家是什麼(什麼樣的一個職業?)(藝術到底是什麼?)
而藝術家的"工作",那代表他的"義務"、該做的事?

總是知道、或致力於掌握作品整體中的形式、媒材語言所有的細節
是否觸及什麼議題、使作品可以被"談"......等等

後來你用了"不只是"這個詞時,我點了點頭
你說了要讓自己成為"人們"時,我也很用力的點頭

一直都這麼想:是該如此。
(之前說你們說的都不是人話也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這幾年下來的養成、從學院裡受的教育所知道的這些事
事實上與"人們"是有距離的
或說,與這當下的人們的生活甚至是生命的關係是如此的薄弱

在自己的創作過程當中
我似乎未曾認真想過
做作品是藝術家的工作?藝術家的工作是什麼?
這類的問題
一時輕輕想起,直覺它對我來說好像不是這麼一回事
我的作品總是在一個沒什麼明確目的的狀況下產生

在咖啡黑的展覽開始之前
因為場地的狀況,使我的作品一度難產
好幾次與小嵐阿榜談話
但重點還是我自己,找不到在作品之前的思考點
(該從哪裡開始想一件作品)
回想起之前的創作型態,我唯一可以擠出來
並明確的言說的只有:一向很在意"氛圍"這件事
"氛圍"被我用來考慮作品中的很多事情
說的再平易近人一點,那不過就是一種"感覺"(剛剛看了阿嶔的部落格也提到)
或是會被批評:那不過就是"美感經驗"
氛圍,只是這些?
它應該是更多,並且也更貼近"人"的
而"美感經驗"在藝術史的某階段開始被捨棄?
好像也不是,只是變了標準、變了品味的另一種美感
和不是被放在優先位置來考慮
但它其實還是都被埋藏在作品裡頭



你停下來的時候,我像是在發呆
因為我在想......
這些想法怎麼放在建築裡去思考...



-----------------------------------------------------
真是很奇妙,屢試不爽
腦袋裡這陣子在跑的東西是什麼
總會有現實裡發生很多事很多對話
是相關的...

2007年10月25日 星期四

2007年10月24日 星期三

展覽《Looking‧Souvenir》藝術家的影像/黃建宏講座

展覽《Looking‧Souvenir》藝術家的影像

這是一種新鮮、像剛烤出爐麵包一般的溫熱情懷;一場邀約、一種觀察、一次懷著冒險心情的轉換與試探。藝術家在剛經歷一大場資訊量豐盛而至過滿的藝術澆灌、並混合著可稱的上長途旅行的成長與疲憊之後,總有某個微小的變化在心中滋養著,逐漸凝聚、沉澱,蝴蝶效應般的發酵。

今年夏天,「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裡許多的藝術家,紛紛不例外的趕上了堪稱歐洲當代藝術的盛事(如威尼斯雙年展、德國文件展、明斯特雕塑十年展到巴塞爾 藝術博覽會等),旅途中當然也不忘許多著名的現當代藝術館以及藝廊、藝術家工作室、研究中心、基金會等藝術相關機構的參訪。而這次在「咖啡 黑」的展覽,即是發生在這樣的基礎之上邀集這些創作者,不論各自以往創作所關注的對象為何,均以「影像」作為媒介,以回溯的姿態在所處藝術生態中駐足、歇 息。那將不只是旅行中敘述的詩意或符號的拼貼,衍生而出的亦是藝術家對創作本體、時代及對當代藝術機制的種種反應。


也是一種創作者對藝術中影像(客體)提議的觀看方式。
或者,喝杯咖啡,舒一口氣,
就算它只是一個與影像有關的小遊戲吧。


展出日期: 2007.11.07(三)~2007.12.01(六)
藝術家名單:王荷瑄、李若玫、施佩君、陳長志、劉千瑋、羅仕東

展出日期: 2007.12.05(三)~2007.12.29(六)
藝術家名單:王惠瑩、范曉嵐、徐建宇、黃純真、劉又誠、劉季易、李承仰

展出地點:咖啡 黑 Café Noir自家烘豆
<臺北市四維路29號,02-23256886>
http://www.wretch.cc/blog/cafenoir915
開放時間:週二~週六11:30~22:00

-----------------------------------------------------------------------------------------------

藝術小講堂─黃建宏談高達

講師:黃建宏
日期:2007年11/17(六) 14:00~15:30 認識高達─永不停止實驗的大師

11/24(六) 19:00~20:30 電影之外─影像新媒體

地點:咖啡 黑 Café Noir自家烘豆
<臺北市四維路29號,02-23256886>
費用:150元

2007年10月23日 星期二

《然後是一個世界 après,c'est un monde》



然後是一個世界 après,c'est un monde

有強烈手操作痕跡的超輕土捏製的怪獸,散佈在一顆顆堆積成地形的彈珠當中,彈珠所形成的地勢則與水池中的假山水構成一種對話。

水池具有收納環境的容器意味,而水的透明性形塑表面如同螢幕之觀看介面,然而裡面的內容物卻是實體物質,同時也映象非物質之折射,此裝置具有影像課題之成像提議。在裝置的層面,物質材料鋪設於水體內,強出一容器場所概念,彈珠材料堆疊的地勢如同基本元素之符號形象的構築,延續人為塑造的山石,隨水流更具流動之變異,形成地勢之運動,如同生物活體。在此,作者為此微型世界之整序者,如果這再造世界擁有動能,除了物理性的作用外,還包含過程中智性與手操作的痕跡,而賦予了材料媒合後的生命。

《在一個有陽光的高處 3》






《在一個有陽光的高處 3》,2007
觀者仰望的位置,對應於拍攝者的位置。 俯視轉換人為色點,斜照的光源拉長了影,將這兩者看待為圖像去構成。隨機的選取,與有秩序的排列;太陽平行光造成平行的影,與放射狀的排列,則都是一種矛盾的關係。 將影像至於建築體透明的天井,用自然光取代燈箱的角色。